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遍东楚

大冶钢厂老厂长李仲连的特钢情结

 来源:黄石市纪委监委网站  时间:2019-08-16

分享:

李仲连(1919—2016),原名李道矩,湖北汉阳人。1946年6月参加新四军,194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月至1950年11月在大连钢厂工作,1950年12月至1984年在大冶钢厂任职,1984年底正式离休。其中,1953年至1982年分别任大冶钢厂厂长助理、副厂长、革委会副主任、主任,厂长兼党委副书记等职务。1988年获国防科工委“献身国防科技事业”奖章,1993年获冶金部“在冶金军工的创业和发展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奖章。

情定特钢  

1947年初,李仲连随父亲在大连搞军工生产,支援解放战争。大连钢厂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特殊钢,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接触到这么多钢,童年埋下的对钢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他在心里不住地喊:我要搞特钢!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当了一名炉前工人。虽然炉子里烈火熊熊,炽热的高温气流逼得人喘不过气来,从补炉到装料全是手工操作,一炉钢炼下来汗水湿透全身,但他感觉好像进入了充满最大乐趣的境地,正是这种挚爱特钢的初心,鞭策着他在实现特钢梦的路上披荆斩棘。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了鸭绿江,危及中国东北地区的安全。当年11月大连钢厂接到东北工业部转中央重工业部的通知:原大连建新公司所属大连钢厂特殊钢生产部分迁入华钢插厂扩建。得知命令后,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冲击着李仲连:一定要把前人未竟的事业做好!特钢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工人共670人,由他带队南下。

1952年初,华钢转炉的生产效率很低,一昼夜产量30炉。此时,一位苏联专家来厂访问,李仲连指着转炉问苏联专家:这样的炉子在苏联先进水平是多少?苏联专家说日产90炉。于是他就用“90炉”为目标来发动群众。经过充分讨论,认为主要是生产条件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为此李仲连召集工人集体想办法,一起动手解决这些瓶颈。通过集思广益,想出了“交叉吹炼,流水作业”等好办法,限制生产的几个主要瓶颈打通了,工人们的生产热情高涨了,日产量一天天刷新记录。

1952年2月9日,炼钢厂转炉创24小时出钢91炉的全国新记录,1954年4月28日又创日产128炉的全国新记录,以后还创造了日产钢132炉的全国最高记录。

1953年3月,华中钢铁公司更名为大冶钢厂(简称冶钢),生产发展方向主要为优质钢和特殊钢。那时冶钢特殊钢生产处于起步阶段,生产设备不配套,生产工艺落后,工人们也缺乏经验。为了解决困境,李仲连带队多方走访用户,了解用户对冶钢产品质量的意见和要求,多方查找原因,寻找改进措施。除了改进技术,在质量管理上也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措施。经过努力,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产品质量优于其他厂,用户争先来冶钢订货,而且冶金部考核的八大指标,冶钢都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逐梦特钢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让很多企业的生产都处于停滞状态,而冶钢没有停产,且在“文革”后期创造了奇迹,钢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

1971年李仲连被任命为冶钢革委会副主任,负责抓生产。当时冶钢的领导班子在大冶参加学习,家里乱成一锅粥,生产抓不上去。他回来后看到这种状况,知道这样下去生产任务肯定完不成,于是就找厂党委书记孙正明商量。

文革期间,李仲连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经常被批斗,但他始终泰然自若,一心抓生产。有些群众对他不理解,有很多人批斗他,有一次三号平炉的炉长周大炮气势汹汹地指着他的头批斗,他诚恳地表态:“我有错误,坚决改正。”

不管是开大会还是开小会,李仲连都进行诚恳地检查,群众的气慢慢消了。他就问周大炮:“你有没有错误呀?”周大炮回答:“我有什么错误呀!”李仲连说:“平炉一炉钢冶炼时间规定7个小时,你一炉钢炼了17个小时,毛主席指示抓革命促生产,你没有错误吗?”周大炮气愤地说:“那是你们没有解决问题!”李仲连立即召集科室同志到车间开现场会,周大炮提出了生产中存在的10多个问题,他当时就责成有关科室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个个当面解决。周大炮拍胸说:“我们马上表演,缩短冶炼时间。”李仲连说:“好,我来当你的参谋。”表演结果是一炉钢的冶炼时间缩短了3个小时。他就立即组织党、政、工、团给三号炉送喜报。

三号炉的表演让一号炉、二号炉的工人坐不住了,也表演起来,车间形成了热火朝天的生产竞赛,新的生产记录不断出现。每当新记录诞生,李仲连就组织厂部送喜报表彰。

那段时间李仲连依然坚持每天晚上下车间,第二天12点才离开,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带头示范。同时,严格职工上班纪律。开始时他发现有个别工人睡觉,就叫醒他,并说:“这是第一次,我原谅你,下次我来再看到你睡觉,我就不能原谅你,因为你没有听毛主席的话啊。”第二天这个人没有睡觉,他就及时表扬,后来再看不到有人上班时间睡觉了。

李仲连又用同样的方法到一炼钢、二炼钢、轧钢车间、热处理车间和废钢车间、机械车间发动群众、严明纪律。这些车间发动起来了,他又去发动食堂职工搞好伙食,送饭到车间,群众干劲十足,这一年产量创新高,产品质量也最好,钢产量超过计划的50万吨,达到51.4万吨。可李仲连的身体因为过度疲劳,病倒了,但他仍感到很幸运,因为“50万吨钢的梦”终于实现了。第二年他在武汉住了几个月的医院,可没等到病好他就出院了,因为他放不下心心心念念的特钢。

梦圆特钢  

有人说,没有四炼钢,就没有大冶钢厂今天一百万吨钢的现代化。是的,如果那时解决二炼钢危房问题不考虑与长远规划相结合,至少大冶钢厂的现代化要推迟,而李仲连就是这项工程的大功臣。

1980年8月,由于二炼钢车间厂房存在多处隐患,湖北省委和冶金部决定停止生产,就地重建。可李仲连却没有照办,他算了一笔账,二炼钢如果就地重建,至少停产一年,少交利税一亿几千万,整个冶钢将由盈利企业变为亏损企业。从长远发展来看,按规划要求大冶钢厂应建成一座规模为一百万吨的现代化特殊钢厂。而且,“就地重建”由于空间限制,技术改造与长远规划不能衔接起来。

有没有好办法,既能解决危房问题又能与发展规划相衔接?他组织全厂科技人员特别是解放前参加过二炼钢车间厂房设计施工的人员认真讨论。这个讨论让他下定决心,提出了改扩建相结合的方案,将解决危房问题与大冶钢厂的长远发展规划相结合,这个方案对国家、对企业都有利。于是李仲连三进京城,多方奔走,数次向有关部门领导汇报二炼钢暂不能拆除重建的理由。经过几个月的努力,1982年2月,国家正式批准了《大冶钢厂二炼钢车间危房迁建方案》,同意加固二炼钢旧厂房维持生产,同时新建现代化的四炼钢车间。一个全新的冶钢就这样诞生了!

1982年,李仲连已经63岁,早到了退休年龄,但中央组织部、冶金部、湖北省委组织部仍要他再干两年,可他考虑到再干下去会耽误下任厂长的任职,因为当时将接任他的陆叙生已经50出头了,于是他坚持退居二线,当了顾问,协助新班子,真是做到了“扶到马上去,还要送一程”。

在冶钢主要领导岗位上,李仲连工作了三十多年,他为冶钢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作出了卓越贡献。据统计,1950年至1985年,大冶钢厂的总投资额为28369.25万元,创造利税234373万元,上缴税金64083万元,产钢1099.49万吨、钢材779.51万吨,试制成功新产品2998项(含国家标准、部颁标准等650多个钢号),其中,有6项获国家发明创造奖,6项获新产品金龙奖,17项获冶金部科技成果奖,3项获其他部级科技成果奖,1项获1980年国家颁发的银质奖,2项分别获得1985年国家经委颁发的金质奖和银质奖。

难舍特钢  

1984年李仲连正式退休。

退休后干什么呢?他说:“我非常热爱特殊钢事业,一辈子都在为之奋斗,在生产一线紧张工作了几十年,人虽退下来了,但每天想的是冶金、思的是特钢、梦的是轧钢,要我割舍冶金太难了!一旦失去精神寄托,我会垮掉的。”

李仲连继续发挥余热,在退休当年,一手创办了湖北特钢信息咨询开发公司,继续为特钢行业、为社会服务。其中1985年到1989年,为地方中小型钢铁企业、乡镇企业派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上千人次,为湖北、广东、江苏、安徽4省的10多个市、县的30多家企业提供了技术咨询服务,在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引进、解决生产工艺难题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直到1993年78岁高龄时,李仲连才真正退休,同时辞去湖北省科技协会副理事长、顾问,湖北省金属学会副理事长、顾问,黄石市金属学会会长等一切社会兼职。1996年他离开了湖北省特钢信息咨询开发公司,退出了令他眷念、让他发挥余热的事业。

回家修养的李老开始编写回忆录《特钢岁月》。但天不垂怜,他的手两次受伤,加上后期病重住院,回忆录编写工作一度停滞,但他没有放弃,2015年元月终于完成初稿。

2016年元月,李仲连因病辞世,临终留下遗嘱:“丧事一定要从简;大家庭一定要和谐;回忆录一定要出版......”

(报送单位: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