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大冶:让惠民补贴真正惠及百姓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2024-05-15 分享:

连日来,湖北省大冶市纪委监委以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原四级调研员张某违纪违法案件为原型拍摄的警示教育片《歧途》在当地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掀起了党纪学习教育高潮。

近年来,大冶市纪委监委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在以严的基调推进正风肃纪反腐的基础上,坚持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系统纠治共性问题,努力为大冶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近5年来,该市纪委监委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74人次,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58人。2017年、2022年,大冶市纪委监委连续两届被评为湖北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

2022年6月,大冶市纪委监委收到上级交办的问题线索:大冶市交投公司时任董事长张某以公司名义为承包公路建设的某老板担保贷款,但对方却并未将贷款用于公路建设,且逾期不偿还贷款,致使国有资产遭受重大损失。

大冶市纪委监委立即开展初核,发现当年的担保贷款刚完成,张某个人就收取了该老板的贿赂。大冶市纪委监委对张某进行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随着调查的深入,办案人员发现,张某在任市交通局局长、市交投公司董事长期间主持修建了多条公路,很可能都存在利用项目建设谋取私利的问题。该案涉及项目多、年代久远,如何查清其具体的贪腐手段,如何确定其违纪违法金额,如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对专案组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该案涉及重要工程建设领域,备受关注,我们一定要把案子查透,给全市人民一个交代。”大冶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姜鹏要求办案人员克服困难、一查到底。

办案人员咬紧牙关,从700多本会计凭证中抽丝剥茧,并结合内审谈话,逐步揭开了张某的隐性腐败问题。原来,张某在招投标、预付工程款、提供担保贷款、提高工程结算金额等方面,全流程为公路工程实际承包人提供“帮助”。作为利益交换,张某则安排特定关系人以象征性入股的方式进行分红,截至案发,张某共分得利润2300多万元。

最终,张某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因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该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张某的特定关系人也因共同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两人违法所得全部予以追缴。

为了做好案件查办的“后半篇文章”,推进系统施治,大冶市纪委监委在全市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通过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自查,梳理巡察、审计等部门反馈的相关情况,全面起底问题线索,并对重点项目的审批、招投标、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开展抽查,共发现问题线索103条,目前已处理处分118人,推动相关制度“立改废”33部,工程建设领域的政治生态得到有力净化。

一手抓办案,一手抓监督。针对日常监督不深不透、熟人社会监督难等问题,大冶市纪委监委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探索实施“巡回驻点”监督模式。市纪委监委指导各派出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组建驻点监督小组,进驻各单位持续开展3到5天的监督检查。

前不久,大箕铺镇纪委进驻八流村开展驻点监督,发现了一张向工程项目无关人员出具的支出票据,继而揪出该村虚报支出、套取财政资金问题。很快,该村党支部书记吴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财经委员张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如果没有开展驻点监督,我们可能发现不了这样隐藏得较深的问题。”该镇纪委书记陈峰说。

“巡回驻点”工作启动以来,大冶市驻点监督小组已发现村集体资金不入账、公示资金与实际发放给群众的金额不符等问题240余个。该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对每一轮“巡回驻点”监督进行效果评估,压实监督责任。

民生领域点多面广,为了提高监督的有效性,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大冶市纪委监委创建了“互联网+监督”平台,将民生资金发放到户的情况,以及村级党务、财务、资产资源等与群众相关的信息全面公开。

2023年5月,大冶市纪检监察信息中心通过“互联网+监督”平台巡查发现,该市一些老人符合享受高龄、失能津贴的条件却没有享受津贴,于是派出多名纪检监察干部分赴各乡镇开展走访调研,发现从市民政局到乡镇民政办及村委会,不同程度存在将文件“一发了之”的情况,不少群众对这项津贴根本不知情或不知如何申报高龄、失能津贴。

大冶市纪委监委对16名在高龄、失能津贴发放工作中失职失责的干部作出处理处分,并督促市民政局深入推进以案促改。市民政局立行立改,全面梳理登记符合享受政策人员,全市高龄、失能津贴享受人数由348人增至555人。大冶市纪委监委派出第八纪检监察组持续跟踪督促市民政局举一反三,开发“免申即享”系统,让惠民补贴真正惠及百姓,同时还可以即时取消去世人员的享受资格。

“互联网+监督”是一个开放的平台,目前已上传了550多万条数据,功能还在不断拓展中。大冶市纪委监委依托该平台先后开通了“大数据比对”“线上财务监督”“短信推送村务”“码上巡”等功能,截至目前已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6990个,清退违规违纪资金867万余元。“互联网+监督”日渐成为清廉大冶建设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