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强调,要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结合起来,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推动“三个区分开来”具体化,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2024年,开发区·铁山区纪(工)委监委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扎实开展容错减责免责,严格区分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为公与谋私,激励干部敢于担当作为,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实事求是 精准把握容错界限
“是我的问题,当时我一心只想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事情没有调查清楚就下定论,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组织能包容我的失误,我觉得很温暖、很感动,今后我也将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日前,在听到容错纠错认定结论时,开发区·铁山区太子镇党委副书记吴某如释重负道。
此前,吴某在推动太子镇某工程项目中,为加快建设进度,在涉及项目建设所用土地权属未完全查清的情况下发放租金,造成不良影响。
太子镇纪委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经过深入调查,该项目地块权属系历史原因难以短时间内精准界定,加之项目推进过程中有明确进度要求,且吴某在作出决策时经过集体研究,并未谋取私利,事后也积极采取处置措施,消除不良影响。开发区·铁山区纪(工)委监委指导太子镇纪委对其进行容错免责。
图为该区纪检监察干部围绕适用容错纠错事项情形的研判要点开展集中学习
该区纪(工)委监委准确把握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的内在统一性,从正反两个方面划清“可容”“不容”边界。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范围内,参照《黄石市党员干部尽职减责免责清单(试行)》规定的情形,结合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后果影响以及挽回损失等情况进行系统研判、精准甄别,对符合条件的大胆容、对不符合条件的依规办,让容错纠错工作在政策红线、纪法底线内进行。
会审研判 严格规范程序执行
“对一些复杂的情形,我们会重点把握好深入调查、集体研判、核实会商、作出决定四个环节,确保认定和处理结果公平公正。”该区纪(工)委监委案件审理室负责人介绍,该区以实施精准容错纠错为目标,探索建立听取调查对象申辩、室组内部论辩、部门多方质辩的“三辩”审核工作机制,推动容错纠错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按照“谁追责问责,谁容错纠错”的原则,该区明确案件承办部门作为容错纠错主体,在开展追责问责调查时,对调查对象是否符合容错纠错情形一并开展调查。同时,调查对象认为其符合容错情形的,可以主动提出申请,由案件承办部门受理并调查核实。2024年以来,该区接受并核实调查对象相关申请10余次。
图为该区纪检监察干部针对容错减责免责复杂情形开展内部论辩
在调查过程中,全面客观、公正地收集证据,听取案件审理室等部门的专业意见,经集体研究后,区分不同情形提出意见,从事实、证据、责任、定性等多个角度进行内部论辩,论证被调查对象行为是否属于“该容”的情形,为精准容错纠错提供支撑。2024年以来,该区组织开展内部论辩20余场。
此外,该区注重发挥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作用,加强与组织部、人社局等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对予以容错的,向调查对象及其所在党组织说明容错认定情况,并抄送组织人事部门。同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会商研判、效果评估、协同落实等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各方职能、有效形成工作合力。
撑腰鼓劲 引导激励干部作为
“经调查核实,群众反映的相关问题不属实,现为其进行澄清正名……”2024年1月,太子镇纪委联合组织办在洪桥村村委会召开有关信访问题澄清正名通报会,为受到不实举报的村干部进行澄清正名。
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不仅靠严管、约束,更需要厚爱、激励。该区纪(工)委监委将容错纠错同澄清正名、查处诬告陷害等工作结合起来,健全澄清保护机制,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受到诬告陷害,符合澄清正名条件的,及时启动澄清正名程序,帮助受不实举报侵扰的党员干部卸下包袱、轻装前进。2024年以来,全区共对20余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进行澄清正名。
为彻底解开被澄清正名党员干部的“心结”,该区纪(工)委监委还开展暖心回访,全方位了解干部的工作状态、人际交往、心理变化等。以单独见面、定期约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及时了解其精神状况和工作表现,帮助卸下思想包袱,真正让“正名”到位、“回访”到心。
图为该区纪(工)委监委为开展容错减责免责进行现场调研
此外,该区注重将推动容错纠错机制与结果运用制度等贯通衔接,经组织认定符合容错免责情形的,在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中免于扣分,在评先评优、表彰奖励、选拔任用时不作负面评价,客观公正考察考核和选拔任用干部。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严格执行‘三个区分开来’,精准推进容错纠错工作,以鲜明的态度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持续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该区纪(工)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