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在中国共产党阳新县第十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21年2月26日)
李建华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阳新县第十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第六次全体会议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20年工作情况
2020年是阳新举全县之力战疫战洪战贫大战大考之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在市纪委监委和县委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强化政治监督,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在抗疫抗洪一线践行初心使命。疫情期间,开展疫情防控纪律督查103轮次,受理涉疫问题线索235件,问责130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5人、组织处理75人,印发督查和典型案例通报10期,曝光反面典型38人。加强防汛救灾纪律作风督查,给予党纪处分2人、组织处理16人,印发通报2期。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查处涉及相关领域违纪违法案件68件,追责问责9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7人、组织处理62人。深入推进“小产权房”、违建别墅、乱占耕地建房等专项治理,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2人、组织处理15人。
(二)助力脱贫攻坚,扶贫领域信访举报存量基本清零。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脱贫工作绩效、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及“四个不摘”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全县查处扶贫领域案件6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6人、组织处理54人。我县脱贫攻坚监督检查工作在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半年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开展扶贫领域存量问题线索清零、信访举报动态清零行动,得到省纪委监委通报表扬。稳步推进民生领域大数据监督检查,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7人、组织处理46人。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全面检视,抽调16名业务骨干组成4个专项督导组,深入19个镇区、20个县直行业扶贫部门走访调查,发现问题90个,查处违规问题4个,追责问责4人。
(三)履行协助职责,管党治党责任压紧压实。组织6家单位党组织书记在县纪委全会公开述职述廉,现场接受提问、测评打分。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组织专班对全县120家单位进行检查考核。用好党内问责利器,查处履行主体责任不力问题82个,问责115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3人、组织处理82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推动纪法教育向基层延伸拓展。成功创建2个市级“十进十建”示范点。严把政治关、廉洁关,对97批次党员干部作出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建议暂缓提拔、取消评先评优资格30人次。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为8名党员干部及时澄清不实举报,依纪依规免责、减责19人。做好纪律处分“后半篇文章”,到相关单位宣布处分决定8次。及时下发纪律检查(监察)建议书,督促相关涉案单位整改落实。县委常委带队开展回访教育活动,回访教育受处分干部59人。
(四)坚持有腐必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巩固发展。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627件,立案45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59人,采取留置措施16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追缴违纪违法资金8100万元。严肃查处了县教育局原项目办主任王能国、荆头山农场财务人员刘全栋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在全县引起强烈反响。以高度负责精神,投入精兵强将20余名,办理上级指定管辖的最高法法官、律师系列腐败案,武汉市政法系统系列腐败案等重大职务犯罪案件10起,得到省市纪委监委高度肯定。加大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查处力度,立案18人,留置4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追责问责30人。承办的黄石“凤凰台”涉黑涉恶案,已立案4人,留置4人。认真办结长江富池段非法采砂涉黑涉恶系列案,查处“保护伞”及失职失责人员13人。我委“打伞破网”工作经验在省纪委《参阅件》全文刊发。把握政策策略,运用“四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644人次,其中运用第一、二、三、四种形态分别为187、384、62、11人次。始终坚持安全文明办案,守稳守牢安全底线。严把案件审理关,实行乡镇自办案件片区联审制度,案件质量得到提高。
(五)狠抓刹风止禁,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全县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9个,处理处分442人,其中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24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8人,组织处理10人。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55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4人,组织处理220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明察暗访5次,抽查单位87家,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7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人,组织处理15人。严肃查处了县住建局燃气办等单位向管理服务对象乱收费等问题。
(六)深化政治巡察,利剑震慑作用充分彰显。全年组织开展4轮巡察,先后完成对23家县直单位的常规巡察和对100个村(社区)的专项巡察,共反馈面上问题669个、问题线索46个。强化问题整改,组织县委常委、党员副县长参加所联系或分管地方、单位党组织的问题反馈会,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针对县委第八轮巡察反馈的共性问题,认真开展纪律作风责任专项检视,对6家国有平台公司开展专项审计。专项检视工作在省市产生良好反响。
(七)夯实基层基础,纪检监察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健全内控规章制度,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三重一大”事项监督实施办法(试行)》等制度。持续深化“三转”,根据工作需要优化内设机构设置,在第一纪检监察室挂牌设立审查调查协调指挥室,理顺重大案件协调指挥机制。新建信访接待中心,改善接访环境,方便群众来访。加强全县纪检监察机关信息化建设,为各镇区统一配备电脑、扫描仪等办公办案装备。开通镇区信息化检举举报平台,实现信访举报件快转、快结、快报。在市纪委监委和县委、县政府重视支持下,顺利启动市纪委监委阳新留置分点建设。
(八)着力提能增效,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县纪委监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9次,县纪委常委会集中学习25次,班子成员带头在支部、联系村(社区)讲微党课。加强能力建设,组织13名镇区纪检监察干部到执纪执法一线跟班学习,635人次参加省市纪检监察业务培训。开展“工作质效提升年”“激励担当作为年”行动,采取得力措施提高案件质效和办事效率,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加强人员力量配备,5个镇区、2家县属国企配齐专职纪委副书记。争取县财政支持,落实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岗位专项补贴。严查系统内违纪违规问题,给予党内严重警告1人、组织处理5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效果不够明显;不作为、慢作为、“中梗阻”等问题依然存在;日常监督、派出监督不够深入有力;纪检监察干部能力水平与高素质专业化的要求还有差距;内部监督管理和纪律作风建设还需加大力度。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在完成新时代新阶段党的历史使命中,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要有更大担当、体现更大作为。今年工作的总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省纪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和市纪委十三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和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我县奋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提供坚强保障。
(一)更加突出政治监督,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
持续强化思想引领。全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指导和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好、贯彻好,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坚定落实“两个维护”。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确保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加强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十四五”规划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担当尽责、主动作为,坚决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及时发现、坚决查处“七个有之”“五个有的”等违反政治纪律行为。
进一步抓好“两个责任”落实。认真实行述责述廉、谈心谈话、督导调研、检查考核等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层层落实。对各级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和运用“第一种形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突出问题公开通报。用好党内问责利器,对失职失责者严肃追责问责。
以严格监督确保换届风清气正。2021年是换届之年,这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换届风气和选人用人情况的监督,坚决执行“十个一律”,严肃查处违规选任干部、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跑官要官、说情打招呼、诬告陷害等行为,确保换届风清气正。认真做好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工作,切实把好政治关、廉洁关。
(二)更加突出服务发展,助力“十四五”良好开局
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监督。督促各地各部门克服麻痹大意、侥幸懈怠思想,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监督,严查快处违规违纪和失职渎职问题,切实防止疫情反弹。加强对贯彻落实《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见》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
推动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落实。对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涉及的具体任务,逐一跟进监督、全程监督、精准监督,严肃查处政策落实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问题。主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开展专项督查。
着力保障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继续开展督战督查行动,重点加强对脱贫摘帽后“四个不摘”情况和落实5年过渡期政策情况的监督,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压紧压实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既坚决查处乱作为,又坚决查处不作为、慢作为。健全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移交、督办机制,加大对“放管服”改革不到位、产业项目建设中“懒散拖”、政务服务中“吃拿卡要”“中梗阻”“小鬼难缠”等问题整治力度。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要正确把握依规依纪依法办案与发展的关系,绝不允许因违规办案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激励保护干部担当作为。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坚持容错纠错。在执纪问责工作中,凡是符合减责免责情形的,都要积极主动、依纪依规予以减责免责。为受到诬告错告的干部及时澄清正名,对诬陷造谣者从严查处。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定不移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继续做好受处分干部回访教育。
(三)更加突出系统治理,大力推进清廉阳新建设
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坚持日常监督和专项督查相结合,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深挖细查顶风违纪、隐形变异问题,持续整治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等突出问题,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专门组织媒体记者深入基层和服务窗口,带着镜头开展明察暗访,对典型问题公开曝光,严肃处理。督促落实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规定,推动以上率下、严格执行。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严格管好家属子女,严格家风家教。坚持纠“四风”和树新风并举,久久为功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发挥专责监督职能,积极组织、协调、督导相关部门和媒体监督等力量,打好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总体战。
坚持零容忍惩治腐败。坚持一刻不停歇,“老虎”“苍蝇”一起打,聚焦权力集中、资金资源密集、财政金融投资富集的领域、环节和岗位,深入查处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腐败问题;严查国有企业、金融领域腐败问题,坚决查处政府债券、土地闲置、安全生产等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加大对政法系统腐败惩治力度,严惩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行为。深入开展对招投标、供销合作社系统、医疗采购和医药购销等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加大对上级交办问题线索和指定管辖案件的查办力度。强化办案安全责任,落细落实安全措施,坚决守住办案安全底线。
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把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摆在突出位置,深入排查调查,及时推动解决。继续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重点纠治乡村振兴、教育、就业创业、生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社会保障、城市管理执法司法等领域以及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严肃查处贪污侵占、吃拿卡要等行为。建好用好政策落实监察系统“大数据”,坚决斩断伸向群众“奶酪”的黑手。
做好案件“后半篇文章”。加强以案说纪、说法、说德、说害、说责警示教育,深化处分决定宣布工作,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扎实开展“十进十建”和“宣教月”活动,发挥示范点引领作用。组建纪法教育宣讲队伍,深入镇区、村(社区)、基层企事业单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对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运用纪律检查建议、监察建议等,督促相关单位健全制度、堵塞漏洞。
大力开展清廉创建活动。将清廉创建纳入全面从严治党重要内容,与政绩目标考核、文明单位创建等结合起来,认真研究部署,精心推动落实,严格检查考核。在全县广泛开展清廉政府、清廉机关、清廉单位、清廉企业、清廉村居、清廉家庭创建活动,推动形成人人时时处处讲廉、守廉、赞廉的良好氛围。
(四)更加突出贯通协同,着力提升监督治理效能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围绕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关键环节,加强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检监察机构的领导,严格执行下级纪检监察机构向上级纪委监委请示报告工作规定。督促各级党组织建立健全机关纪委或配齐机关纪检委员,规范开展工作,有效延伸监督链条。加强对派出机构的领导、管理、服务和保障,运用调研督导、日常履职考核、约谈提醒等方式,促进派出监督工作提质增效。精准把握政策策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约谈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谈话等措施,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
完善法法衔接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加强和完善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意见》,完善管辖、证据、留置与刑事强制措施、移送起诉、审查起诉、审判、提出从宽处罚建议等环节的工作衔接机制。做实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加强协作配合沟通,切实发挥好成员单位职能作用。
做实做深同级监督。充分运用《全省各级纪委加强同级监督的意见(试行)》中规定的15种监督方式,有效开展同级监督。积极协助和督促同级党组织“一把手”抓好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健全完善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党组织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完善上级纪委同下级党委班子成员集体谈话、上一级纪委书记定期与下一级党委(党组)书记谈话、下一级党委(党组)书记在上一级纪委全会述责述廉并接受评议等制度,使监督与被监督成为自觉和常态。
推动各类监督统筹衔接。打好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出监督、巡察监督组合拳,健全完善“四项监督”之间协调衔接、整体贯通的有效途径和信息互通、监督互动工作机制,推动信息、资源、力量、手段和监督成果共享。依法依规、稳妥有序推进县监委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
(五)更加突出整改实效,高质量完成巡察全覆盖任务
高质量推进巡察全覆盖。聚焦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以及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力欠缺问题,认真安排每轮常规巡察和专项巡察。根据县委巡察工作规划,加快巡察工作进度,保证巡察工作质量,打好本届巡察全覆盖的“收官战”。
狠抓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突出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强化整改主体责任,完善整改情况报告制度,健全整改公开机制和日常监督机制。综合用好巡视巡察成果,及时处置移交线索。强化巡视巡察整改和结果运用落实到干部使用、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的各个环节。将被巡察单位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严肃追责。
加强巡察工作规范化建设。修订完善巡察工作规程和制度,建好用好巡察组长库、人才库。进一步加强巡察与纪检监察、组织、信访、审计、财政等机关部门的联系协调,为巡察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加强巡察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专兼结合”要求,突出政治标准,选优配强专职巡察干部,严格巡察抽调干部教育管理。
(六)更加突出严管厚爱,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铁军
加强政治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发挥好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利用“楚天纪检监察大讲堂”、县委党校等阵地,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大规模轮训。加大干部轮岗交流、上挂下派、以案代训力度,提升实战能力。大力实施年轻纪检监察干部成长工程,让干部在一线岗位长见识、壮筋骨,健康成长成才。抓好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机关纪委书记(纪检委员)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抓好派出纪检监察组建设,补齐日常监督工作短板。加大干部考录、公开选拔力度,着力解决空编缺员问题。严格按照“优质、高效、现代、节俭”要求,稳步推进市纪委监委阳新留置分点建设。
狠抓案件质量提升。实施“案件质量提升年”行动,用一年时间开展案件质量业务辅导、督导检查、优质案件评选,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做实镇区案件联审制度,强化案件审核把关作用,切实提高自办案件特别是乡镇案件质量。
以铁纪打造铁军。严格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监督执法工作规定,着力提高工作质效,强化执纪执法风险防控。按照“严细深实”要求,做到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对违反“十五不准”“十一不得”规定的人和事,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查处,严防“灯下黑”。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严之又严地强化自我监督,始终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以铁纪铸铁军、以实绩建新功。
同志们,新时代、新阶段,纪检监察工作承载更高要求、更多期待。我们一定要在市纪委监委和县委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奋发有为、永不懈怠,不断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为阳新奋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提供坚强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